歡迎訪問黃山昌仁醫院官方網站
>醫院要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醫院要聞 >
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
來源: 黃山昌仁醫院    時間: 2014-11-08  瀏覽次數:1454  
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研究部
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
2011年7月13日·北京
三級綜合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2011年版)
指標分類
* 住院死亡類指標
* 重返類指標
* 醫院感染類指標
* 手術并發癥類指標
* 患者安全類指標
* 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
* 醫院運行管理類指標
 
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標
* 處方指標(5個)
* 抗菌藥物用藥指標(7個)
* 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指標(6個)
 
(一)處方指標(Prescription indicators)
* 選擇受調查單位的類型
要在一類較大的醫院群體中隨機抽取樣本
處方指標是指門診治療情況
對象是同一類型的醫院
* 確定需要調查的就診類型
限定于一般疾病的就診樣本,代表一組疾病或某個年齡組的情況
* 回顧性與前瞻性數據的選擇
回顧性數據比前瞻性數據容易收集,為減小偏倚,可以在設定的回顧性調查時限內均勻采樣,抽取樣本。
 
樣本的大小
增加樣本量可以提高可信度,但在樣本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提高可信度的價值與為此收集資料而額外付出的努力和資源不成比例。
* 合理的樣本量是綜合考慮統計學理想值和可行性的結果
* 對于一個簡單的橫斷面調查,至少有600人次的就診樣本,可能時還要更大些。折衷方案是從20個醫療機構,每個獲取30份處方資料(總計600張處方)。
* 對于不同單位與不同處方者的比較,建議每個單位及處方者就診人次為100以上,可以采用回顧性數據。
 
基本條件
調查前確定抽樣時間、抽樣方法。
處方清晰、完整。
按就診人次合并處方,并統計。
 
1.     每次就診人均用藥品種數
釋義
目的:考查用藥過多的程度。
確定規則:復方藥物當一種藥品計算;中成藥統計內;標準化的序貫療法需制定指南。
同期:指在同一個抽樣時間段或橫斷面上。
就診人次:指就診處方人次。
1個就診處方人次在多個就診科室開方、多張處方需合并。
統計:求均值(將處方藥物總數除以就診總人數)。
2.每次就診人均費用

釋義
目的:考查藥費過高的程度。
同期:指在同一個抽樣時間段或橫斷面上。
就診人次:指就診處方人次。
1個就診處方人次多張處方的總費用。
統計:求均值(就診處方藥品總費用除以就診總人數)。
3.就診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

釋義
目的:在總體水平上,考查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明確抗菌藥物的范圍。
就診使用抗菌藥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藥物人次,無論其用了幾種抗菌藥物,只要使用了抗菌藥物,就計為:就診使用抗菌藥物1人次
同期就診總人次:指在同一個抽樣時間段內,患者就診處方的總人次。
統計:將每次就診使用抗菌藥物的例數除以就診總人數乘100。
 
明確抗菌藥物的范圍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本辦法所指抗菌藥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
抗結核藥、抗寄生蟲藥、抗病毒藥、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制劑在此不列為抗菌藥物。
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
二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35種
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藥物(含抗真菌藥),不包括抗結核病藥、抗病毒藥、抗寄生蟲藥;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藥、不包括抗皮膚感染藥、眼科抗感染藥等外用品規。
監測網(門診處方)
包括抗生素類和合成抗菌藥物類,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藥;
抗結核病藥、抗麻風病藥、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寄生蟲藥在此表中不列為抗菌藥;
抗皮膚感染藥、抗眼科感染藥及含慶大霉素、喹諾酮類或其它復方的止瀉藥,列為抗菌藥。
 
監測網(住院醫囑)
包括全身作用的抗生素類和合成抗抗菌藥物類,不包括抗結核病藥、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寄生蟲藥;
不包括抗皮膚感染藥、眼科抗感染藥等外用品規;
不含植物成分的抗菌藥。
 
4.就診使用注射藥物的百分率

釋義
目的:在總體水平上,考查注射藥物使用情況。
明確注射藥物的范圍。
就診使用注射藥物人次:是指在規定的抽樣時間段內,就診使用注射藥物的人次,就診使用了注射藥物即為1人次,以此類推。
同期就診總人次:指在同一個抽樣時間段內,患者就診處方的總人次。
統計:將每次就診使用注射藥物的例數除以就診總人數乘100。
 “監測網”界定的注射藥物范圍
疫苗、溶媒、局麻、封閉、結膜下、球后注射藥等,不列入使用注射藥物的統計范圍。
不包括皮試液。
 
5.基本藥物占處方用藥的百分率

釋義
目的:考查該醫院在醫療實踐上遵從國家藥物政策的程度基本藥物:指包括國家基本藥物、地方基本藥物在內的所有藥物
要備有當地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以便查閱。
均應以藥品通用名計。
統計:以使用當地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物品種數除以處方藥物總品種數乘100。
 
(二)抗菌藥物用藥指標(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數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費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
4.抗菌藥物使用強度
5.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百分率
6.抗菌藥物特殊品種使用量占抗菌藥物使用量百分率
7.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品種數

釋義
目的:測量每例使用抗菌藥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幾種抗菌藥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樣期間,住院患者用藥沒有停止,無法計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
同期:在一個抽樣時間段內,使用抗菌藥物的出院總人數。
明確抗菌藥物的范圍。
抗菌藥物品種數:按抗菌藥物的通用名統計。
統計:抽樣期間,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藥物總品種數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藥物的總例數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藥物費用

釋義
目的:測算患者住院期間所使用的抗菌藥物平均費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樣期間,住院患者用藥沒有停止,無法計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
同期:在一個抽樣時間段內,使用抗菌藥物的出院總人數。
抗菌藥物的費用按藥品最近的購入價格(按商品名計價)。
統計:抽樣期間,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藥物總費用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藥物的總例數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百分率

釋義
目的:測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
此項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藥物例數計算的,一個病例中無論其使用了幾種抗菌藥物(包括不同劑型),都只計為1例使用抗菌藥物例數。
如分組(手術組、非手術組或預防組、治療組)計算,同期總出院人數不相同時要考慮權重。
4. 抗菌藥物使用強度

釋義
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藥物的DDD數。
DDD值:按照WHO推薦的藥物應用日處方協定劑量計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藥物用于不同的適應癥時,DDD值也不同。
某個抗菌藥物的DDD數=該抗菌藥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藥物消耗量(累計DDD數)=所有抗菌藥物DDD數的和。
同期是指某段時間,一般多以年度計。
收治患者人天數:指在同一抽樣時間段內出院患者總數與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的乘積。
抗菌藥物使用強度(DDD)
為抗菌藥物針對主要適應癥假定的每日平均維持劑量(成人)每天、每100或1000名住院病人抗菌藥物消耗的DDD。
DDD值來源于WHO藥物統計方法合作中心提供的 ATC Index
ATC編碼是相對固定的,DDD不會隨著時間、藥品消耗、給藥頻次的變化而變。DDD提供了一種與藥物價格和配方無關的測量單位。
對于未給出明確DDD值的藥品,參考說明書。
外用制劑、疫苗、抗腫瘤藥、全身和局部麻醉藥等沒有DDD
兒童沒有另外設定DDD,可以獨立比較。
抗菌藥物使用強度-計算公式
1.抗菌藥物消耗量(累計DDD數)= 所有抗菌藥物DDD數的和。
2.某個抗菌藥物的DDD數 =該抗菌藥物消耗量/DDD值(克/DDD值)
3.DDD值:WHO推薦的日處方協定劑量(defined  daily doses, DDD)
4.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數=同期收治患者人數×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數
Defined Daily Doses→DDD
慶大霉素 阿莫西林 頭孢他啶
24萬單位 + 1克 + 4克=?
慶大霉素 青霉素 頭孢他啶
1 DDD + 1DDD + 1DDD = 3DDD
5. 抗菌藥物費用占藥費總額的百分率

釋義
目的:測算抗菌藥物費用在總藥費中的相對數值
統計:將已使用的抗菌藥物總金額除以已使用藥品總金額乘100。
6. 抗菌藥物特殊品種使用量占抗菌藥物使用量百分率

釋義
目的:測量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在抗菌藥物使用總量中的相對數值
統計:將特殊使用類抗菌藥物使用量(累計DDD數)除以抗菌藥物使用總量(累計DDD數)乘100。
7. 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病原學檢查百分率

釋義
目的:測量提供病原學檢查,從而決定最佳治療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藥物患者:是指治療用抗菌藥物患者。
統計:做了病原學檢查的住院病例數除以同期使用治療性抗菌藥物的住院病例數乘100。
 
(三)外科清潔手術預防用藥指標(antimicrobial drug use indicator of perioperative clean incision)
抗菌藥物作為某些手術中的預防用藥是推薦使用的。但是在醫療實踐中,手術預防用藥經常無適應證而用藥,這種不必要的預防用藥增加了患者暴露于抗菌藥物的機會,也提高了發生ADR的可能性和促成微生物耐藥性的產生。
1. 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百分率

釋義
目的:測算清潔手術病例預防用藥的水平
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例數:只指用于預防用藥的清潔手術病例
同期清潔手術總例數:是按清潔手術例數統計
2.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人均用藥天數

釋義
目的:測算清潔手術病例預防用藥的程度
清潔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總天數:只指用于預防用藥的清潔手術病例用抗菌藥物總天數。
同期清潔手術用抗菌藥物總例數:是按清潔手術用抗菌藥物例數統計。
3. 接受清潔手術者,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釋義
目的:考查清潔手術術前首次預防用抗菌藥物的合理率
因為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及相關管理規定,清潔手術在切皮前0.5-2.0小時內預防切口感染給藥,是合理的。
此項均按病例數統計。
4. 重點外科手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⑴髖關節置換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釋義
目的:考查髖關節置換術前首次預防用抗菌藥物的合理率
因為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及相關管理規定,清潔手術在切皮前0.5-2.0小時內預防切口感染給藥,是合理的。
此項均按病例數統計。
⑵膝關節置換手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釋義
目的:考查膝關節置換術前首次預防用抗菌藥物的合理率
因為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及相關管理規定,一般清潔手術在切皮前0.5-2.0小時內預防切口感染給藥,是合理的。
此項均按病例數統計。
⑶子宮肌瘤切除術前0.5-2.0小時內給藥百分率

釋義
目的:考查子宮肌瘤切除術前首次預防用抗菌藥物的合理率
因為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及相關管理規定,一般清潔手術在切皮前0.5-2.0小時內預防切口感染給藥,是合理的。
此項均按病例數統計。